一條長街,八方赴宴。燈火璀璨的長街宴始終是烏鎮戲劇節的一道華彩,烏鎮戲劇節日漸成為長街宴民俗中的時代敘事。深秋十月,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古時,江南小鎮以“百戶為坊,萬戶為市”。“坊”是烏鎮的居民區單位,同時也組成了烏鎮人特殊的社會團體,平日里走街坊,串鄰里互增感情。每逢佳節,大戶人家總是在坊間廣開宴席,廣邀鄰里好友、往來過客,街坊鄰里們也沿街擺上桌椅,木桌相連,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長街宴,又稱“坊宴”。
暮色四合,漸入秋夜,西柵大街上多出了一道地上的星河——長街之宴,人聲鼎沸、燈火蜿蜒。四方木桌首尾相連,人們分坐兩側。沿著東西走向的街道排列,以長桌為軸,南北的房屋店鋪、流水明燈相互輝映,道路兩邊懸掛的百位戲劇大師旗幟隨風微動。
賓客落座,宴席開始。10月23日烏鎮戲劇節的三位發起人黃磊、賴聲川、孟京輝齊聚西柵大街,共同歡迎在座所有朋友們的到來。從街頭到巷尾,被串聯在一起的不僅是布滿美食的長桌,還是古今民俗的傳承,更是烏鎮戲劇節十年來的珍貴記憶。燈光輝映下,大家齊舉的玻璃酒杯閃爍著晶瑩的光,好似在場每個人熱切又興奮的眼睛。
三位發起人向大家介紹,在烏鎮,長街宴一年有兩次,一是農歷新年,二是烏鎮戲劇節。時節和意義雖各不相同,但都代表著人與人因某一共同希冀而相聚的歡樂與感動。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齊聚一堂,沿著長長的街道,坐在一字排開的長方桌旁,飲一杯當地的烏酒,吃著特色的紫銅暖鍋,在傳統節俗中共度良夜。暖鍋上桌,熱氣氤氳,隨之升騰的還有熱鬧的氛圍和人們的歡笑。
全家福砂鍋是烏鎮民間過年的壓軸大菜,以前每家每戶都會在除夕以發洋財寓意,發菜、羊肉、筍等放在一起燉。砂鍋中的粉絲寓意常來常往,寄托思念之情;魚圓即團團圓圓;幾只金黃色的蛋餃,象征著金元寶,寓意財富滿滿。
藝術將世界聯系在一起,聯結著全人類的情感和記憶,使得我們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鴻溝,感受到人類共同的情感和價值。
結束了在烏鎮戲劇節演出的《H-100秒到午夜》劇組
今日剛剛抵達烏鎮的《雪》劇組
烏鎮戲劇節熟人含量極高的《長巷》劇組
青年競演今日進入了第二輪公演。年輕的戲劇人們相聚一堂,相互分享各自的感受與經驗,并且彼此鼓勵未來的演出順利。
夜色漸濃,人們的熱情與歡樂愈盛。固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我們總會在烏鎮戲劇節相聚,年復一年。今夜,我們共同舉杯,就著夜色與月光,將發生在烏鎮戲劇節的記憶與情誼一飲而盡,在這場戲夢相聚中“但愿長醉不愿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