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年的江南小鎮,粉墻黛瓦,綠水環繞,以船代步,民風淳樸,如一瓶老酒,歲月的積淀只能使她更香,更醇。從隆冬臘月至大年初六,整個小鎮都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之中,烏鎮水燈會、長街宴、拜年神、寫春聯、打年糕,燒頭香等一幕幕傳統的烏鎮民間迎新習俗,將帶您一同尋回記憶深處的那個古樸、熱鬧歡騰的中國年。
烏鎮水燈會鬧新年
時間:農歷十二月廿三小年夜開始(2月11日)
據民國版《烏青鎮志》記載:烏鎮新年,街市試燈,好事者為藏頭詩句,任人商揣。又扎造滾燈及龍象獅馬等燈游戲街市,行至元宵為燈節。
2015年春節,烏鎮旅業已整整走過了15個年頭,一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江南小鎮,經過了15年的風雨之路,脫穎而出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為此,今年新春,烏鎮旅業重啟昔日盛大之“燈節”雄勢,重金打造國內首屈一指的“烏鎮水燈會”,將有24組國內罕見之燈彩,遍布在西柵延綿10公里的河道和湖泊,“水燈會”將于農歷十二月廿三小年夜精彩亮相,讓海內外游客和本地居民,徜徉燈彩世界,歡度羊年新春。
民俗薈萃迎新春
時間:春節—初六(2月19日—2月24日)
年味籠罩下的烏鎮大街小巷都能傳來的歡騰的鑼鼓聲和衷心的道賀聲。年三十當天下午,在西柵大街的東志愿者之家內,將舉行傳統的祭年神儀式,舞獅隊伍先行表演,年神牌和八菜八水果八糕點置于香案上,德高望重的長者祭師誦念祭文,祭娘分站左右:上酒、點蠟、焚香、祭拜、分發順風糕和順風酒,將烏鎮人最傳統的祝福傳遞給八方游客。
春節前夕,除了腌制各類年貨外,烏鎮一帶都有寫福字剪窗花的習俗,老一輩早早便將紅紙剪裁好,或是自家長輩親自書寫,或是請來鄰里長者,寫下一個個“福”字或是春聯,然后讓小輩們貼在大門之上,增添喜氣。奶奶輩們便聚在一起剪窗花,將各種人物典故融入其中,更是將淳樸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其中。2月13日至2月18日,烏鎮的長者便會在烏鎮西柵景區的文宜齋內現場書寫對聯和“福”字,免費贈予游客,更是讓海內外游客感受水鄉人民淳樸好客的品質,體驗到烏鎮民間的傳統習俗。
與當地居民共享年夜飯
時間:農歷十二月三十大年夜(2月18日)
大年三十,在烏鎮挑一家民宿住下,和房東一同烹飪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和左鄰右里一同閑話家常,這些情結已在都市中日漸式微,然而在烏鎮便可以真正體驗到小鎮的煙火滋味。年三十下午,還可以和房東及游客一起,祭拜年神,用最傳統的形式為自己和家人祈求一份真誠的祝福。夜幕垂下,西柵絕美的夜色中也飄蕩著年味的回響,游客與房東歡聚一堂,看著春晚,品嘗著水鄉的各式年菜,八寶飯,發菜,三白酒,烏酒等烏鎮特色年菜也端上了餐桌,烏鎮的居民用小鎮傳襲了一代又一代的傳統習俗招呼著客人。此時卻也沒有主客之分,因為游客會發現,自己的心已然融進了這個小鎮里。
活色生香長街宴
時間:春節—初六(2月19日—2月24日)
古時,江南小鎮以“百戶為坊,萬戶為市”,“坊”是烏鎮的居民區單位,同時也組成了烏鎮人特殊的社會團體,平日里走街坊,串鄰里互增感情,而逢新春佳節,有錢的大戶人家,總是在坊間廣開宴席,廣邀鄰里好友、往來過客,同享年福,街坊鄰里們也沿街擺上桌椅,木桌相連,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長街宴,當地人又稱“坊宴”。
每年春節的初一到初六,烏鎮西柵景區重現舊時“長街宴”盛況,百米長街,宴開百桌。數百號人沿著長長的老街,端坐在一字兒排開的長方桌旁,圍著熱氣騰騰的紫銅暖鍋,喝著本地獨有的熏豆茶和三白米酒,吃著烏鎮羊肉、咸蹄、喜蛋、和肉嵌油豆腐等傳統大鍋菜,喝著三白酒,老老少少,煞是熱鬧,認識的不認識,互敬一杯酒,烏鎮的年味就濃到內心了。